週日下午爬大坑, 回來洗好澡, 才坐下來.
傍晚, 接到阿姨來電, 她與表妹在台中, 吃厭了旅館食物, 想吃點小吃, 問我們那裡好?
well, 其實我也不太知道, 但住在逢甲地區, 當然是去那裡.
何況車停在老公學校, 這樣才會輕鬆.
至長榮桂冠接了阿姨及表妹, 詢問她們的意願, 她們對台中不熟, 就讓我們帶路.
到了夜市, 從巷口頭開始走, 第一攤有名的阿婆茶葉蛋, 果然很多人排隊.
阿姨看了排隊長龍, 搖搖頭, 繼續往前走.
下一攤, 台北豬血糕, 每人一串 (應當兩人一串, 才不至於影響後面的食欲, 但總不好意思要客人share, 好像有點cheap)
購買時, 老板認出阿姨, 他說, 你不是那個立委?
我趕緊回答, 對, 但現在是監委.
不過被認出也沒好處, 沒有打折.
邊走邊看, 其實逢甲夜市販售物品, 適合年輕人.
表妹雖然年輕, 但也不愛瞎品, 所以也只是走走.
接近小丸子時, 就已看到長龍.
阿姨之前久居日本, 對於tacoyaki也沒太大興趣, 跳過.
於是我們進入冷氣商場, 裡頭有家重口味的麵線, 找了位子, 就坐下來.
不過阿姨及表妹還在為豬血糕奮戰, 決定share.
而我跟老公下午爬山後, 才吃了一大碗蚵仔麵線, 也決定share.
不過感覺重口味麵線, 不若下午吃的那碗, 但都點了, 兩個人吃的還有點勉強.
吃了重口味後, 感到極口渴, 停下來, 每人來一杯金桔檸檬, 而我點了杯六合一, 據說是加了山粉圓, 仙草, 愛玉點點, 但全混在一起, 以吸管吸, 也吃不出是什麼口味.
走到街尾, 沒看到感興趣的, 最後老公說, 那去吃便當街的大腸包小腸好了.
姨問, 好吃嗎?
老公說, 只吃過一次, 還好, 但天天都有很多人在排隊.
於是又走回逢甲的便當街, 巷口左右各一家大腸包小腸, 一家強調老店, 一家強調是由他們開始賣的, 人龍都很長, 選那個好?
攤子前也都擺了液晶電視, show各大TV造訪攤子的訪問.
老公硬說是右手邊那家, 就排了.
原本要老公這位男士服務, 替我們買, 讓我們女士休息.
結果他說他得保護監委, 於是我要他到仙芋鮮(又是另一家連鎖冰品店)等我們.
我與表妹大概排了十五分鐘以上, 還好有人聊天.
不然我們兩個都說, 假如是自己一個人, 絕不會花時間排隊的.
看著看著, 原來左邊那家又在前方一點開了一家二店, 所以在短短不到一百公尺的街上, 有三家大腸包小腸, 全排滿了人.
這些人都是從那裡來的? 真恐怖.
後來才知道原來大腸包小腸, 是米腸(以大腸灌的)包香腸, 還加上筍絲, 酸菜, 黃瓜, 菜脯, 洋蔥, 薑片.
最後沾醬可選原味, 酸味, 芥末, 蒜醬, 黑胡椒等.
因為內饀清爽, 所以吃起來不膩, 還蠻爽口的.
我買的那一攤看起來是外勞在顧, 動作有點小慢.
不過也難怪, 一個烤米腸. 另一個人要夾米腸, 包入香腸, 又要夾六種配料, 及沾醬, 又要包裝, 收錢, 重心集中在那個人身上, 難怪要排很久.
但商家也很利害, 為方便客人食用, 把包裝袋後頭轉緊, 客人邊吃邊推, 就不會沾手, 真是不得不佩服商人的頭腦.
再者我還跟表妹講, 我們怎麼分, 那一支是是那種沾醬?
不過人家出來作生意, 就是有本事讓你搞清楚.
我買了原味, 辣味, 蒜醬及芥末.
她就把蒜醬的另外包, 還指著招牌上的字, 讓我知道那支是蒜醬.
另外三支, 芥末很容易看, 辣味的, 她就在包裝上撕一角, 當記號.
剩下一支, 自然是辣味的.
走了一圈, 沒吃什麼, 但就很飽, 再加上表妹又要趕回台北, 送她去烏日搭高鐡後.
阿姨說有點落枕, 我們連絡平日看的郭醫師, 得知他在乾女兒家, 就把阿姨帶到乾女兒家, 請他幫阿姨調一下.
那天晚上一群人在乾女兒家外面石桌上聊天說地, 日子過的還蠻逍遙
- Sep 02 Tue 2008 16:40
逛逢甲夜市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